体验上马
上马的报名
上海马拉松开放报名通道了。我原本没有意愿参加。对于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运动,我一向把他们置于神圣的位置,在茶余饭后或是食用电子榨菜时感叹一句,真是厉害啊。此外它就和我扯不上多少关系了,报名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。
但最终我还是报名了,最初的原因也称不上什么突然开窍,想要挑战一下云云,单纯是同学邀我一起。上海马拉松的健康跑只有六公里,并不算太长,中签率也低,我并没抱有中签的希望。但之后发生的事却让我惊讶,我中签了,我的同学两次抽签都没中。当时心里想的真是天塌了,一个人要去完全陌生的环境跑6公里,这对于我还是一个挑战。
上马的准备
概括的说,我的赛前练习就是校园跑。现在每每回想就觉得有趣,一个人的处境发生变化,前后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。原本我及其厌恶的校园跑,有时甚至以骑车,虚拟ip来作弊的校园跑,成了我每天打卡跑步的动力。开始时跑不下来,每天就只能用四分半的配速跑一公里,渐渐能跑两公里,三公里,再到健康跑的六公里,换作是我报名之前,或许只能感叹一句,真了不起。
在开始几天的练习时,我跑法随意,常常不注意体力的分配和呼吸的节奏。往往前五百米是三分配,后五百米是五分配。
偶然间一次在跑道遇上一位中长跑运动员,他指导我要三步一吸气,三步一呼气。我接受他的建议后,果然配速上有了提升,这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收获吧。
赛前的准备
其实在得知同学没有中签后,我有过不去参赛的想法。以往的经历让我习惯于身边有一名同行的人,但幸运的是,这次也出现了。在比赛前三天,同学告诉我他要去上马看吴向东,这下我们一拍即合,开始赛前行程的安排。
由于比赛领取运动服和相关装备定于周六,而比赛正式开始时间是在周日的上午,我们必须在附近定一个酒店。同学给出了36块钱一晚的逆天解决方案。讲实话,这是我住过最便宜的民宿,而且还是在市中心这种地段。如果单纯看大众点评官方的配图,是说的过去的,但真正住进去还是大有不同。
之前说领物在周六,具体时间还得由我来定,我选在了周六下午五点,而在这之后正好可以在那边参加一个吴向东的见面会。
见面会
在领完官方配给我的运动服,号码牌之后,我找到同学。我们坐在台阶上,等了三刻钟,等到了吴向东。现场被人堆得水泄不通.
吴向东(会长)是真帅啊,比所谓网图帅多了。现场排了半个小时,一对一合上影了。哈哈哈哈,拍之前我还在嘲笑这样拍照效率低,不如大合照,拍完后马上换了一副嘴脸,一对一合照是真爽啊,体验感算是拉满了。
民宿
本来不想再写住宿的,但实在太过逆天,六人间的房间住了四个人,整个房间充满了汗味和臭味。民宿不提供毛巾牙刷,只提供枕套,如果一定要说还有什么的话,或许还有一整天糟糕的心情和睡眠。我住在上铺,下铺是一位50多岁的大叔,整个晚上都在打呼噜,居然能自己把自己吵醒,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。
比赛
检录时间是早上五点半,正式开跑时间是七点。得益于极好的住宿体验,我大概半夜三点就忍受不了睡不着了,刷刷手机等到五点和同学一起去检录现场。到现场时候天还没有亮,朦朦胧胧的天也看不到月亮,顶着寒风我在现场站了一个半小时。站着站着天亮了起来,人也渐渐多起来了。现场马拉松选手都开始热身,我也学着做了十分钟。原本冷清的街道慢慢充满了人气,上马把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展现在我面前,或许这种包容就算上海的城市精神吧。
七点准时开跑,由于我是健康跑,被分到了起跑位置靠后的区域。所以真正开跑往后推延了十五分钟,现在回想也是一段稀奇的经历,当我从起点起跑的时候,会长已经跑到了健康跑的终点。
跑步的过程与我平时校园跑没有多大的变化,但街边的风景到也给我不一样的体验,马路牙子上有很多姑且说是看热闹的市民,为跑者加油助威,这倒是校园跑所没有的。
实话实说前三公里是没啥感觉的,跑到后面小腿有些酸痛,后面就五分配慢慢跑了,最后六公里花26分钟也是健康完赛了。
奖牌
哈哈,有一说一这奖牌挺不错的,看样子铁的吧,拿在手上挺沉的,还可以吧。
总结
健康跑整体的体验是不错的,但是住宿有些让人难以接受,我觉得健康跑的长度倒是有些短,还没有尽兴就结束了,同学并没有跟我跑,一路上有些无聊,下次可以和同学一起跑。
写这篇博客拖了很久,24年的事拖到了25年,每每想要写些什么,却总是被其他事所干扰,沉不下心,有点烂尾,也是遗憾吧。